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质量保障 新闻动态 技术资讯 人力资源 企业视频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公司历程 领先设备 战略合作 产品优势 专利证书 企业视频 联系我们
康铜锰铜电阻 精密合金电阻 无感/制动电阻 铝壳/铝架电阻 大功率厚膜电阻 充电/放电电阻 电阻箱 阻尼器
质量证书 绿色环保 缜密检测 品质控制 研发创新 客户反馈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新品上市
电子技术 行业知识 应用案例
招贤纳士 人才策略 人事公告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新品上市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科大陈仙辉小组发现铁基超导体大同位素效应

www.ohmcn.com 2009年5月11日

    

传统的BCS理论(解释常规超导体的超导电性的微观理论)预言,超导体的最高温度不会超过麦克米兰极限的39K(-234摄氏度)。在以往的研究中,只有1987年发现的铜氧化合物超导体打破了这一极限,被称为高温超导体。最近,在铁基磷族化合物中发现的超导电性其超导临界温度可达55K,同样突破了传统BCS理论预言的麦克米兰极限。这是第一个非铜基的高温超导体,掀起了高温超导研究的又一次热潮。

  中国科大陈仙辉小组通过氧和铁同位素交换,研究铁基超导体钐氧氟铁砷化合物和钡钾铁砷化合物中超导临界温度和自旋密度波转变温度的变化,发现氧同位素效应非常小,但是铁同位素效应非常大。陈仙辉小组的发现表明,探寻晶格与自旋自由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理解普适的高温超导电性机理是非常重要的;铁基高温超导体同位素效应可能具有和铜氧高温超导体同位素效应类似的物理起源,这为普适的高温超导机理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由于同位素交换实验是十分精细的实验,需要对实验样品有非常严格的控制,因而实验难度非常大。《自然》杂志审稿人对陈仙辉小组的同位素实验给予了高度肯定,指出:“实验结果十分精确,表明在两种材料有大的铁同位素效应”,并认为该结果的意义非常重大。  

       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陈仙辉教授小组在铁基超导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铁基超导体中的大同位素效应。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5月7日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新华网

 
上一篇: 汽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开发现状与展望
下一篇: 纳米装置将光子变为机械能
网站首页
上移页首
全部打印
关闭窗口
新闻列表
全国热线咨询

0755-82441438

QQ在线: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公司历程 领先设备 战略合作 产品优势 专利证书 企业视频 联系我们
产品中心
康铜锰铜电阻 精密合金电阻 无感/制动电阻 铝壳/铝架电阻 大功率厚膜电阻 充电/放电电阻 电阻箱 阻尼器
质量保障
质量证书 绿色环保 缜密检测 品质控制 研发创新 客户反馈
新闻动态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新品上市
技术资讯
电子技术 行业知识 应用案例
人力资源
招贤纳士 人才策略 人事公告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手机扫一扫
浏览更方便
Copyright©2003- 深圳市鸿旗电子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09117445号  访问统计:    技术支持:爱学海
在线客服 产品中心 客户反馈
微信咨询